目录

一起思想事故是如何发生的?

目录

https://doraemonj.github.io/pics/boss_and_leader.jpeg

『新时代的土老板们不应端坐后台发号施令,应该卷起袖子下地干活,这样才能大快人心。』

这道理浓眉大眼,万众认可,但这算一起典型的wishful thinking思想事故。

所谓wishful thinking,中文字典里的解释大约是:『一厢情愿,如意算盘,痴心妄想……』多从情感层面贬低他人的思考行为,但作为一个具备思考能力的独立个体,我们更应该超越情感,从逻辑层面去贬低,第一时间觉察这类逻辑谬误。

我们看下韦伯字典对于wishful thinking的解释:

The attribution of reality to what one wishes to be true or the tenuous justification of what one wants to believe.

把现实归结为自己希望的真实,或为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提供站不住脚的理由。

符合逻辑的理解应该是:虽然卷起袖子下地干活很得人心,很符合农业和工业时代『人多力量大』的群众思维惯性,但在决定事情成败上,至少有两个因素比『得人心』更重要:

1、决策层面的思想劳动。很多人出于自己的习惯,把思考问题理解『走神』,毕竟外观看着差别不大。但很多专业的thinker都将思考视为一项重脑力劳动,消耗能量程度直逼100年前的码头工人。要搜集市场信息,比较方案优劣,追问有没有比这些方案更好的方案?这写方案如何拆解?找哪些人去做?

2、风险层面的承受能力。企业家和打工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承受结果方式:企业家把自己的资本扮演一个安全垫,偿付风险时只能冲在第一;而打工人作为代理人,心底暗暗明白,企业本身并不属于自己,属于自己的只有工资和年终奖。

如果把决策劳动和风险承受两个更重要的场景画成图,那么所有老板都冲在最前,其他员工可能立马变成尘土。

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,相信自己的植物神经系统第一时间发送到大脑中的冲击波,面对不合口味的证据,人们必然充耳不闻。

《乌合之众》作者、100多年前的法国社会学家勒庞深邃地指出:

影响大众观点的并不是事实本身,而是事实引起人们注意的方式。

Wishful thinking为人类社会创造过很多正向贡献,比如:天使确实存在。因为认为天使和我在一起让我感觉更好,所以我有理由说他们存在。

再比如,禁烟靠说教『吸烟有害健康』。所有吸烟人都说我知道了,但照吸不误,一度在世界范围遭到无与伦比的失败。

有人想到一招:不走老路,不再向吸烟的人说教吸烟有害健康,而转头向不吸烟的人说教『二手烟比一手烟更有害』。

我们可以想想,一手烟有害健康是肯定的,但凭什么说『二手烟比一手烟更有害』?

问题是全世界的被动吸烟者都相信了:你抽你的,害我干嘛?

后来,我们都看到禁烟运动后来极度成功,这就是wishful thinking的在大众思想领域的成功运用。

虽然有很多正向的、美好的案例,但在现实世界,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观点到底是天外飞仙的胡扯,还是逻辑严谨的推理?需要我们有一眼识别逻辑谬误的功能,而wishful thinking是一百多种逻辑谬误中的一种。

后面,我们再细聊~

本文首发于Mixin机器人『机器猫 · 译站』(7000104144)